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
苏州民族管弦乐团《江河湖海颂》由唐建平作曲,葛逊作词,自开演以来备受观众好评,获得诸多国家级、省级奖项,上座率也屡创新高。记者了解到,10月9日、10日,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将携《江河湖海颂》亮相四川交响音乐厅,参演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,角逐第十八届文华奖。
音乐会由指挥家、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彭家鹏执棒,演奏家、乐团艺术指导朱昌耀,“二度梅”获得者、表演艺术家王芳,青年歌唱家范雪妍、夏新涛与苏州民族管弦乐团、江苏省歌剧舞剧院合唱团共同献演。
《江河湖海颂》早前表演现场
《江河湖海颂》以八个乐章构成了一幅水墨画卷。承载水之意象、民族情感与时代命题的音乐哲思,作品以人文视角切入,从对水文化的细致描摹,引向对历史底蕴与民族精神的深度挖掘,最终升华至对中国从历史走向现代的奋进历程的礼赞,并以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的胸怀,奏响对自然、历史与时代的三重颂歌。
据主创人员介绍,《江河湖海颂》在艺术表达上力图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的深度交融。唐建平致力于构建基于传统与时代精神的创新音乐语汇,以优美形式承载新颖的审美意趣与情感深度,将多声筝的丰富层次、二胡的绵长韵律、昆曲吟诵的戏剧张力及合唱的磅礴巧妙编织进民族管弦乐织体中,既拓展了音色层次,又强化了情感张力。
在艺术创新上,作品试图表达融古出新的鲜明特色。它引用了许多代表性的江南民间音乐元素,并对这些民间音乐表演程式进行移植与重构。同时,作品还对江南文化元素进行深层转化。
秉持以艺术为本、以听众为本的创作理念,《江河湖海颂》在唐建平、彭家鹏与乐团的共同打磨下,通过“演出-反馈-修改”的循环机制持续优化,使其在结构、音响与情感表达上日趋完善,彰显出根植传统又面向当代的美学品格。
“我们珍视每一次登台表达的机会,”彭家鹏表示,“力求每一次呈现无论是艺术性还是表现力上都更纯粹、更有力量。”
《江河湖海颂》早前表演现场
此次是《江河湖海颂》首度亮相成都,从江南水乡至西蜀天府,两地虽遥距千里,却因水相系、因乐相通,共同承载着源远流长的水文化记忆。
从大禹治水的传说到都江堰的工程奇迹,从江南丝竹的婉转细腻到川江号子的豪迈奔放,一江春水串联起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,也连缀着两地的艺术基因。《江河湖海颂》跨越地理局限,让姑苏的月光与蓉城的灯火在旋律中交汇相融,唤醒整个民族关于“水”的集体记忆与文化乡愁。
汇融优配-配资平台网址-十倍杠杆股票-我要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